编办概况

“三个着力”做优调查研究,持续推进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11-15 】 【选择字号:

“三个着力”做优调查研究,持续推进

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县委编办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主动服务大局,积极担当作为,努力在机构编制工作全流程中做到“先调研、后决策”坚持以“三个着力”为目标导向,通过完善调研机制、聚焦调研重点、拓宽调研路径等一系列措施,在完善党政机构职能体系、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改革、优化机构编制配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

一、凝聚工作力量完善调研机制,着力解决“为啥干”坚持以专班化、项目化形式推进调研工作,构建联动有力、运转顺畅的运行机制,全面开启调研“全办总动员”模式。调研工作作为基本工作职责列入工作目标成立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用心带、干部职工全员干,形成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责任的团队意识和创优氛围。科学制定调研计划,统筹调研任务、调研人员、调研时间等事项,建立调研工作台账,明确年度重点调研选题、完成时间节点、责任股室和责任人,坚持班子成员以上率下、带头调研,每人每年至少认领完成一项重点调研任务。同时将调研工作与“三抓三促”行动、建立“学习型”机关相结合,推动调研工作常态化,使领导干部充分认识“调查研究”在实践工作中的重要性,真正了解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养成领导干部在研究状态下开展工作的习惯,提高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能力、认识和把握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调研机制的完善,一方面为进一步发挥参谋作用夯实了基础,一方面为锻造讲政治、炼本领、强作风、谋发展的高素质机构编制队伍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紧扣决策需求,聚焦调研重点着力解决“怎么干”按照“小切口、大文章”的选题标准,把政府关注点、社会聚焦点、改革创新点等细化分解,为县委和县委编委科学决策出“大主意”“好主意”。以巩固扩大机构改革成果、持续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深化重要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主动深入各单位开展调研,提前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科学谋划。调研形成的重大成果和意见建议,第一时间向委、编委呈报,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参谋助手作用。紧扣难点问题破解化解,重点围绕改革方向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各部门改革实施情况、部门间职责分工落实情况、机构运行情况,特别是部门间职责边界事项履行是否顺畅、衔接是否有序等重点内容,着力提升调研的前瞻性和针对性。近年来,围绕事业发展所需,在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县直部门“大股室”制改革、“五大领域”执法改革、加快补齐教育、卫生、民生保障、经济建设等领域短板方面,积极开展专项调研20余次,形成10余篇有“干货”的深层次调研报告,着力破解部分事业单位“小散弱”、机构设置臃肿、编制资源所有权固化等突出问题,有效保障了各领域用编需求,为我县全面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提升资源配置使用效益,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激活社会事业发展动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灵活多样,拓宽调研路径着力确保“干得好”。持续创新调研方式、丰富调研路径,切实提升调研的效率效能。围绕全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决策部署事项、重要决定事项,组织调研工作小组,逐个细化工作清单,形成标准化调研模板,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分类汇总问题事项,建立工作台账,提出可行的机构编制挖潜办法将调研与转作风相结合,杜绝以往碰到问题坐在办公室里主观臆断、想当然的做法,要求全办干部联系实际,深入单位蹲点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结合编办职能职责,着力解决各单位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将调研与创新工作相结合通过对先进经验的学习、研究,探索研究机构编制管理与大数据+互联网融合的途径进一步简化优化机构编制实名制办理程序全面推行机构编制业务“全流程、不见面、编E办”大力推动数据化、信息化改革近年来,围绕事业单位改革、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盘活优化编制结构等专题,先后采用召开座谈会、问卷查询、实地调查及网上查询等方法进行了查询研讨,收到各类建议上百条,为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提供详实的机构编制数据支撑力推动了我县机构编制工作的高质量发展